關閉視窗
商品搜尋
寺廟圖案 左邊的雲 右邊的雲

大甲三寶

 
明香珍icon

鎮瀾宮

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聖蹟悠久,香火鼎盛,是全省著名的媽祖廟之一;八天七夜的盛大遶境進香活動更是聞名中外,與同樣著名的『大甲帽蓆』、『奶油酥餅』,並列『大甲三寶』,而廣受香客喜愛的『奶油酥餅』,近年來更是紅透半邊天。

大甲鎮瀾宮為台灣重要民間信仰,祂不僅是大甲地區53庄的信仰中心,信徒更遍佈全國。鎮瀾宮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所舉辦的八天七夜的”媽祖繞境進香”活動,至今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是台灣歷史最久、最盛大的宗教活動之一,是台灣宗教一大盛事,馳名國內外,各地信徒會湧入鎮內,一起徒步到新港。

歷史背景

位於大甲區,又名”媽祖廟”,創建於清雍正年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廟貌巍峨壯麗,三川殿正立面之石堵雕工精細,裙堵及身堵之精彩自不在話下,連細小的腰堵亦以人物帶騎及博古裝飾,是石雕工藝之極品。

 
明香珍icon

帽蓆文物館

帽蓆文物館

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蓬山八社的番民已經歸化為熟番,日南社番婦蚋斯烏茂地發現大安溪下游沿海附近生長了許多野生大甲藺,這藺草乾後質韌而不易折斷,很適合編成各種實用的用具,因此這種手藝在沿海番社很快就流行起來。到了清乾隆三十年(西元一七六五年)雙寮社(今大甲鎮建興里)番女加流加買將藺草莖撕成細條,用來編織草蓆,由於藺草編成的草蓆清涼舒爽,不但強韌、耐用,而且可以折疊,攜帶非常方便,於是引起漢人的注意,開始模仿番民的編織方法,並加以改良編上許多花紋圖案,使席面更加的美觀。當時大官富紳們要離台進京時,都攜帶這種「加紋席」,此席在北京被視為珍品,這就是大甲席的前身。